研替面試之旅

為了實現在台北工作的小小夢想,研替全部投了台北的職缺,每次搭著客運上北部面試,都有種小旅行的感覺,就好像林強的《向前走》一般,「我的理想和希望攏在這⋯⋯」我嘴裡喃喃地唱著。

序幕

由於在固態電子本科以外,憑著興趣多學了很多其他領域的東西,例如電路、以及網站等,雖然都不及人家精通,倒也讓我能夠多得到一些面試機會。不知道哪來的自信,投遞公司從系統廠到軟體到硬體、工作內容真的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下面依照面試的公司及順序整理了兩個月來的心路歷程。

就真的只是心得分享。

亞睿

一家約五十人做 Verification IP 的小美商,公司藏在善導寺捷運站旁邊的公寓大樓裡,剛到的時候連大門都找不到。我先被要求寫了兩份考卷,一份 C 語言、一份 System Verilog,大約半小時後,一群主管走進來就直接拿著我的答案卷開始面試。整場面試氣氛都不錯,但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唯一的一位 HR 吧,想當初他打電話給我時講了快兩小時的公司介紹才講到面試邀約。他們很強調自己是純軟的公司,會跟 IC 設計公司(Design House)合作,倒沒有問我太多技術上的問題,問問為何想去台北、為何不走硬要改軟、團隊合作之類。

結果:HR 打電話來問找工作近況推測是要約二面,婉拒。

後來因為有其他想去的公司,又覺得不想做 3 年的驗證 IP ,就先推掉了。

群暉

面試軟體工程師,一面來了一個工程師,叫我用 C 寫一個 Stack 的 struct 和基本函式,如 push、pop、empty 等,被雙重指標搞瘋工程師受不了直接上來寫白板教我 XD 果然過沒多久我就被送走。想起板上很多勇者,群暉都是留到最後面的大魔王,我才面第二間就越級打怪,被釘在牆上真的只是剛好而已,後來發現大家其實還蠻愛白板題的,反而很慶幸先來痛個一次,習慣後也就不緊張。

結果:無聲卡,一點也不意外。

之後我又投了另一個職位再次挑戰群暉,這次是網站工程師 MIS,總共竟然面了四個半小時。兩位工程師輪流考白板題,一位主管進來談工作內容、風氣、和薪資結構,最後一位人資進來面人格特質。還好這次程式題選擇使用 Javascript,才沒有像上次一樣寫 C 結果完全卡在指標的用法,因此這次滿順利就走到最後一關。聽人資說,每一關面完他們都會開會討論是否要繼續,所以每次中間才都相隔一了段時間才會有人進來,流程相當嚴謹。

中間等待時瞄到剛開始叫我們填的基本資料表,最下面一欄的三個選項:Hire、No Interest、Reject,想想我上次一定是被勾拒絕了啊 QQ 。人資、和主管這次進來也有問到我上次面軟體工程師的狀況,我就直說了上次沒有準備好。雖然這份工作的底薪不高,不過主管人感覺很好、有話直說,而且群暉似乎前景不錯、分紅也不少。網站工程師的工作和系統效能調整有關、一些給產品的後端 API、還有臨時性的活動網站、官網更新與維護、以及一些公司內部的系統架設等,覺得可以學到很多基本的東西,還可以學會如何優化資料庫和伺服器等平常無法接觸到的層面,比起前端更看重穩定度、安全性、以及效能,也許這工作不難,但要做到精通是不容易吧!

之後有想要去日本做 IT 相關,先把基礎練一練也是不錯,還可以學到溝通與協調。在我要離開的時間,人資拿了一些公司的餅乾、汽水給我,蠻窩心的。

結果:主管寫信詢問意願,婉拒。

原本想要 10 月敲定工作的,而且也蠻喜歡這個部門跟主管,但說好的時間內遲遲沒有收到回覆以為無聲卡,後來再持續投履歷有得到其他不錯的選擇,因此等到主管遲來的回信時,我就決定推掉了。

QNAP 威聯通

面軟體工程師,跟群暉打對台的 QNAP,面試題目簡單很多。上次面軟體工程師 C 語言完全被考倒,這次面前端工程師考 Javascript 完全沒問題啊~~考了一個 Array 找左邊等於右邊的問題,最後問說如果是很大的陣列、數字又都很大會不會有溢位的問題,最後說 int 改成 long 並且加上限制就可以了哪招 XD 查了一下才發現 Javascript 的 var 竟然是 8byte,跟 C 的 long 一樣大,完全沒問題啊。第一次面人資有談到薪水,加上一個久待獎金薪水比我想像中的好其實,雖然直接去 IC Design House 或是製程廠是可以拿到更多,但是還是想要選自己喜歡的工作。

結果:無聲卡。

華碩

面通訊工程師。工作內容是看專利、論文、想新的 5G 通訊規格,基本上是一個紙上談兵的工作,對實作比較有興趣的我來說,看文件是要產出東西的。中間面試還叫我用英文講一段什麼都好,只好介紹我很熟的記憶體了,講到一半被主管打斷:「可以了,你履歷上英文能力寫的中等,可以改成精通沒問題。」摁,蠻高興的。後來問到我如何適合這個職位,講了一堆跨領域從不同面向看事情的理由,還算掰的過去,暑期實習的經驗派上了用場。

結果:拒絕二面。

通訊工程師我以為會有更多跟產品相關的職務內容,最後決定放棄。

原本希望能夠在十月完成研替的選擇,結果後來有再聯絡我的就只有亞睿跟華碩啊,亞睿只是來問我的面試情形感覺還在評估要不要給 Offer,而華碩則要我去二面,但那個職位我不喜歡。本來一直很期待群暉或者 QNAP 的聯絡,結果那時候打來的是台積電說可以安排面試,跟我的指導教授指派我事情做。於是十月過後開始轉投其他職缺,覺得可以再努力一陣子~

二次挑戰

回頭看看本來在履歷投遞列表中的慧榮,已經沒有研發替代役職缺了,再次投了一開始直接回信拒絕我的群聯、再次投了很多間。今天有一家新加坡商鈦坦科技讓我做線上測驗,時間一小時,寫完立刻被拒絕~這樣也是不錯,死的很痛快。突然間,覺得自己好像沒什麼擅長的事情,以前覺得還不錯的技術當下才發現,根本稱不上是工作。就算要找外包的案子,也發現我很挑技術,其實有心都是可以學的,只是最近突然很沒有信心,尤其在工作定下來以前。以我目前的履歷,好像有點難找到我想要的,已經來不及後悔當初的選擇,現在的我只是想再努力一下。

mStar 晨星

面試韌體工程師。做電視相關韌體的部門。先筆試 C 語言和 OS , OS 我幾乎都不會,而 C 也是考的一蹋糊塗,考官還很好心的趁白板題的時候看考卷然後教我,錯的還當場讓我改,還有沒寫的又給了我一次機會人真的超好。還建議我多讀 OS 說可以讓程式寫的更漂亮,有提到一些 thread 的概念,推薦我看恐龍本。

結果:無聲卡,考官變老師,一樣不意外。

NVIDIA

面試軟體應用工程師。 十月初就叫我去筆試後隔快一個月,才找我去面試。面試的是兩個 Team 的主管跟一個大部門的主管,說在找一個能夠跨軟硬體的人才做 FAE。聽完覺得各種適合,工作好像也蠻不錯的,就是在客戶跟 RD 之間做溝通與協調,偶爾要自己解決 Bug,主要是處理人的問題,雖然要 on-call,但是公司算是美式管理風格說不強迫加班、也不用打卡,公司樓上有免費的午餐可以吃。拿著上次的考卷來當場檢討還蠻有趣的,問我怎麼想,而不是只看結果。跟前天去晨星面試很像,雖然可能不完全對,但是想法是 OK 的。

結果:婉轉的被拒絕。

主管直接推薦我去硬體部門,就幫我安排了面試。

面試硬體應用工程師時已經是第三次去 NVIDIA 了,去筆試的時候我還一度覺得也許不會再來。跟軟體 AE 差很多,雖然一樣是 AE ,但會處理到的問題完全不同。硬體就比較偏 PCB 板上的電路等,主管說是 FPGA 以外的電路都要會。這次問了一些題目像是電腦架構、給一個 RC 電路和 Input 方波問 Output 波形、用 MOSFET 兜 AND/OR Gate 等等,上次是看著筆試的答案回答,這次主管一個沒有拿到答案卷只能當場問。被要求用英文介紹一個主題,就臨時擬了一份稿又講一次記憶體的東西。最後一個面試官跟我解釋了很多軟硬的差異,還說 AE 確實是一個可以接觸到很多東西的職位,大概每半年都會有新東西要學,至於會不會被好幾年經驗的 RD 惡意相向,考官是說當然不會立馬叫我上戰場,頭幾個月會讓我好好學習。最後問我有沒有什麼意見,我就說了流程拖很久,他們說也想要趕快解決面試這件事,會轉告人資那邊。

今天又聊到大廳熄燈,再次麻煩考官幫我去拿我進來時換的證件,明明我從頭到尾都只待在一樓大廳的小房間裡,還是要換證真麻煩。出來的時候剛好是下班時間,考官幫我刷開門禁送我到門外,說有人住林口每天開車來高速公路下來很近。當時的車流,比起竹科的園區一路,簡直通順無比,大概是路很大條分叉也多吧。

結果:無聲卡。

喔對了 NVIDIA 公司附近有一個小公園,走進去散步就看到一、兩群像是工程師的人跟印度人坐著在聊天,想像了一下在這邊散步散心的情景,就覺得去那邊工作也不錯。雖然最後沒有得到 Offer 但是還是覺得環境不錯,跟南港比起來。

台積電

面製程整合工程師。印象中我是沒有填履歷報名,但聽說台積都會有學生的資料就擅自打了電話給我。沒有很認真注意這件事情,結果該交的資料前一天才被人資催繳,面試那一天還因為找不到入口而大遲到。只能說各種很雷,主管也只是跟我聊聊天、介紹下工作內容,連我大學做的專題都沒問。

結果:主管電話詢問意願,拒絕。

也許是科系罩吧,但我本來就沒有要去,就拒絕了。

群聯

面南港的韌體部門。本來只有在竹北跟竹南的群聯,近三年來開始在台北設辦公室,隨著員工人數的增加,會議室跟座位明顯數量不足,已增購新辦公室。今天連我要面試的地方都橋了有沒有一小時,等的時候是先讓我在空的位置上寫考卷,一個大概是人資的人帶我,後來問主管說只是助理,說這邊沒有人資也不需要。

主管很熱情地問我很多日本相關的問題,語速超快跟不太上節奏,還一直逼問我還有沒有問題。倒是一開始來面我的兩位工程師內向到不行,一邊講話還會抓頭髮,大概是我非資工背景很多東西不懂,他們也不曉得要問什麼題目,其中一個竟然問起我大學量子力學是誰上的、用什麼課本(因為我那科被當掉,但不是應該問我為什麼被當掉嗎 XD )結果原來是跟我同大學的電物所畢業學長。有問到一些程式中記憶體管理的部分,Heap 跟 Stack 的差別之類,完全不會還以為完蛋,好在主管說願意用會學習的人,被發現我的履歷寫了跟大學和研究所完全沒有相關的東西,卻因此表現出我的自學能力。主管當場開了我的個人網站,開玩笑說會不會本來 70% 錄取率看完反而降低,說剩下的 30% 要看我有沒有前科之類,事後果然打電話訪談了指導老師。會提到率取機率是因為主管問我對研替有沒有想法,如何考量要去哪一家,被嗆說「還要等到 Offer 拿到才決定嗎?那假如我現在就錄取你你要不要?好啦假設 70% 的話你怎麼考慮?」之類的超強勢。

群聯的效率跟台積電差不多快,隔不到一週就來聯絡我,寄信跟我說主管覺得我很適合該職缺,但由於群聯用人謹慎,需要跟前主管或指導教授訪談過後,才能確定錄取我並且進入後續核薪流程。實驗室學長表示,以前有一個學長也類似,是台積電的職缺要訪談老師,結果最後就沒上了⋯⋯學長只是一派輕鬆的說老師不會特別捧學生,實話實說類型⋯⋯我去趕實驗進度先好了。

結果:錄取。

題外話,人資一直得不到指導教授的回信,因為我給錯的聯絡資訊,所以最後是訪談那位跟我談笑生風的實驗室學長。

鈦坦科技

面軟體工程師。不知道為何第一階段的落選通知好像搞錯了,在通過第二階段線上程式題過後約了面試。面試前一天才發現人資要我先填的線上個人資料跟邏輯測驗完全沒做,結果過期了,搭客運北上的時候人資才重新開通權限,叫我趕快填寫。身為一家網路遊戲製造商,官網跟測驗網站竟然沒有對手機做優化,我只好遠端回實驗室桌機。結果早上還是遲到,本來約十一點後來大概十二點才開始面試。

一間實行 Scrum 專案管理原則的公司,公司內部是明亮爽朗的氛圍,牆上貼慢員工旅遊的相片。來了兩位工程師幫我面試,在請我簡單的自我介紹之後,很快地進入程式白板題,考的是跟網頁有關的題目例如用 HTML 語法寫一個表格、還有用 SQL 做 Table Join 等,意外的被稱讚說:「看你寫題目的熱情,程式寫的比大部分資工的還要好。」主要產品是做網路遊戲、管理系統、還有博弈系統,說客戶集中在東南亞所以台灣鮮少人知道,而且他們都不負責營運只負責產品的開發所以也不會特別印名字。聊天的氣氛一個不錯,到後來他們還主動提到可以試做一、兩週,看能不能適應他們的工作方式,說到時候可以住他們給訪客的宿舍,很快的,隔天就收到二面的通知,因為覺得蠻有趣的就立刻答應下週前往。

二面時,主管積極的跟我談公司的狀況,結果試做是工程師搞錯,那是給轉職的,學生的話要先實習一個月看看再決定。面試前寄了一部 1 小時的影片給我,我只看了 10 分鐘就去面試,但主管說影片精彩的在後面,說公司完全是依照那套作法在做事,很推薦我去好好了解。

結果:詢問實習意願,婉拒。

最後因為得到其他間的 Offer,還是拒絕了。

最終章

最後一週。群暉這次很準時的來問了我考慮的結果,過了兩天覺得 NVIDIA 或群聯應該有機會上就先推掉了。果然群聯星期二晚上就聯絡我了,先不吐嘲人資加班打電話給我,倒是他要我星期五之前連同簽好的書面資料一起回覆讓我比較緊張,因為 NVIDIA 動作很慢遲遲沒有消息,最後鼓起勇氣打了名片上的電話問了之前面過的主管。

「摁?跟據你的履歷,我們覺得你比較適合 Hardware,我記得已經推薦你去那邊面試了。」軟體 FAE 說。
「但如果我想去 Software 呢?」
「喔,那我們可能會選別人。」

也算是直接了當的被拒絕,很好。還好軟硬體是各自挑人,也許還有機會,再次致電硬體 FAE。

「我知道我們處理這種事都比較慢,不過最終是由大主管跟人資討論後才能決定,我們只是提供他們意見,可能問他們比較清楚。」

於是我又打了人資寄給我的 E-mail 中的電話,無人回應只好先寄信問看看,晚點再打電話看看。後來人資透過 E-mail 回覆我「尚有面試在進行,目前無法決定」。摁,那我就決定了。

眼看時間來到了期限的星期五,就把資料簽一簽回覆給群聯。目前依然不知道 NVIDIA 那邊的薪資狀況,倒是得到了在 FAE 可能學得不扎實的結論。無論如何,找研替這件事總算是告了一個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