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瓦舍-虎藍回鍋炒雞蛋

和朋友前往台北市政府 2 樓的親子劇場,欣賞相聲瓦舍的演出。開場時,馮翊綱還不忘調侃了一下因酒駕而切割掉的成員宋少卿。除了馮翊綱之外,這次的演員還有御天十兵衛、時一修、韋以丞。讓我們一起來聽他們,話唬爛。

上半場

《愛吃豆腐》改編自西遊記中唐憎遇到蜘蛛精的故事,用好笑的方式演出豬八戒跟孫悟空如何擊退蜘蛛精。

《虎父犬子》埋了政治梗,演出了一個虛構的世襲世家,用了酒 2 共識、千杯等,隱喻了台灣歷屆總統特色。

《照貓畫虎》說了一隻化為美麗女子的老虎,魅惑男子後生下一白一藍,兩隻老虎(兩隻老虎,跑得快⋯⋯)的故事。虎媽歸隱山林後,男子將兩隻老虎送到日本,還名聲大噪。(一隻沒有耳朵,一隻沒有嘴巴),哆啦 A 夢與 Hello Kitty(真奇怪,真奇怪)。雖然次部落格無法背景點播心情歌曲,但感覺可以聽到聲音。這是本場次覺得最有趣的一段。

下半場

《院長餓了》藉由左宗棠雞的典故,隱射現今的兩岸局勢。在新冠狀肺炎疫情爆發之後的時代,如今我們又能夠回到劇場裡,坐下來一起看表演,實在不容易。除了感謝各位抗疫英雄之外,也要以身為台灣人為榮。

《騎虎難下》以大道公與媽祖在歷史上的恩怨情仇為主軸,暗諷當前政府官員信口開河。中間還分享了一個小知識,說只有媽祖娘娘的虎爺是坐在在桌上。最後推薦大家去奉天宮走走瞧瞧。

聽完覺得相聲的重點在於劇本,給誰表演都是一樣的內容,當然我不否認演出者中間的即興與臨場反應,各有千秋,但論劇本本身是可以承襲的。反觀日本的漫才,重點更著眼於演出者,因此劇本千變萬化,不同漫才組合之間也完全無法抄襲劇本。所以我們會說相聲演員、漫才師,而不說相聲師、漫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