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漫才-搞笑者們5.0

繼去年相聲,今天去新竹縣文化局看搞笑者們的演出。覺得走向越來越脫離漫才,舞台效果漸增,更偏向一種舞台劇。

第一段維持漫才風格出場,段子內容也有點像漫才,但後半我真的傻眼。段子想不到題材,也是有漫才拿開場白來吐槽,但增加人數、大量使用燈光音效,我覺得完全搞錯重點,就算搭配了這些特效,搞笑節奏依然卡頓。現場近乎客滿,觀眾笑得很開心,但我很無法接受這種誇張表現,簡直像是在看綜藝節目。段子中唯一覺得好笑的地方是他說:「我不知道要吐槽誰?」完全說中我心聲。

第二段《天冰特務》更是離譜,嚴重沿襲自己前幾年的段子也就不說,內容更是毫無長進,甚至提及許多黃色笑話。觀眾之中有非常多未成年小孩,坐旁邊一起來看表演的父母,不知道作何感想。覺得在台灣所謂搞笑,還是脫離不了腥羶色,令我感到相當失望,更別提那些爛道具、無聊包袱了。

第三段《酸力發電》。好吧題材先擺一邊,重點是,不酸啊!?說穿了就只是在嗆罵人而已,不曉得搬這種困難題目出來是想要表達什麼。重申一下,現場多半是家長帶著小孩來,而這種表演卻難以避免小孩模仿,本是該盡量避免。也許是了解這問題,所以演出中多半沒有激進的酸言酸語,頂多就是些小學生程度般吵架。這樣就沒問題了吧?問題可大了,你們 30 來歲的表演者一群人在舞台上耍智障,這也叫表演我是看不下去了。

第四段演了一齣鴻門宴短劇的正常版,唯一的搞笑就只有開場白一些吃螺絲。現在是在辦大學營隊演狀況劇?搞笑還要分正常版、搞笑版??不是應該演的時候就讓大家知道這是在搞笑了嗎?姑且欣賞完吧,至此我已經徹底放棄以漫才看待搞笑者們了。

下半場。摁,剛才期待的搞笑版果然不負眾人所望,也不負我所失望:先自己把所有梗暴雷再一個個實現,這已經完全與漫才脫鉤了,已經不再是丟抖包袱、裝傻吐槽了,就只是前情提要正片上映而已,且人家是越演越好越完整,這裡卻越演越爛越糟糕,好像只要把一齣好劇演爛就可以稱為漫才,無言以對。台下觀眾如果是第一次接觸漫才,恐怕在他們心中,搞笑者們的漫才形式,才是所謂正統正確吧!實在可悲。

漫才核心是,先引領大家進入情境,再跌破眼鏡。

漫才非減法也非加法,是一種乘法。不是偷工減料應有之物,也無須強硬餖飣道具效果,而是在正常對話中進行千變萬化。每一次裝傻吐槽,一來一往、一言一行都該是精打細算,才始能在脫稿時自由即興,時而與台下觀眾互動。漫才裡參與感很重要,所以題材往往輕鬆,經常是隨處可見的瑣事,是一種看待生活的態度,一種跳脫緊張社會的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