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替成功嶺新訓么兩日記

「洞六洞洞,部隊起床,寢室開燈。全體人員,五分鐘後,部隊集合場,集合完畢。報告完畢。」這一道口令當過兵的應該都印象深刻,以低沉慢語道開了一天。大家身為研發替代役男,只需要參加前 12 天的訓練課程,不同於一般替代役也相當輕鬆,但部隊中一些規矩、例定事項仍然相當討厭。

你在看什麼東西?

「報告值星區隊長,沒有!」「值星區隊長在這邊,扣你兩分,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謝謝值星區隊長。」這一段用打字都嫌麻煩的對話,在軍隊中每天上演,而且隨著場景變化,組句用詞還能千變萬化。例如等一下目標是四大餐,我們大概有 10 分鐘可以吃飯,而餐廳裡規定不可以吵鬧、不可以發出任何聲音,但大家手上拿著鐵碗筷,鐵盤裡裝著大把三色豆,所以不一會兒就能聽到「敲什麼!?五月天啊?」之類嗆罵聲,各個想笑卻只得拼老命憋住,倒也沒什麼難事。電視開著想看卻不能直視,就得斜著眼球用眼鏡最角落勉強辨識著螢幕畫面,大不了就挨罰大方看吧,起立大聲覆誦給全場聽而已:「昨日在桃園發生了一起 ATM 搶案⋯⋯」大家已經吃飯快噎到,心裡笑得東倒西歪,乍看之下卻依然坐滿板凳,坐直挺拔,真是不簡單。

起步——鄒!

分隊長說這口令發音才正確,至於要鄒去哪,只能聽一個口令行一個動作。如果在成功嶺使用手機應用程式記錄隊伍步行軌跡的話,大概會是捷運路線圖般,只由縱橫、 45 度斜直線組合。另外如果以線粗細來代表聲量的話,或許可以看出精神答數節奏、抑或能夠還原替代役之歌(替歌)旋律吧!那些常去的地方還配備記憶功能,到最後經常直接啟用自動導航,原本整齊劃一的腳步聲、雄壯威武的聲勢,也隨之變成凌亂的碎步音、沈著忍耐的嬉笑聲。看來大家並沒有忘記,這是一個嚴肅的場合。

嘿咻嘿咻嘿咻,吼嘿吼嘿吼嘿

每天清晨 3000 公尺大越野,也有口令可以喊,此時有幾員同學都會號稱身體不適,去醫務室納涼。有幾天下雨取消改打掃,我坐在教室中最後一排,似乎聽到了些許喜悅。但後來學長說成功嶺最大的敵人是落葉,所以並沒有誰比較輕鬆。說到運動勞累一事,總還會提及一個名字:戰鬥阿嬤。有氧體操課兩堂各一個半小時,挺累,以前好歹算是校隊,但後半做核心肌群訓練時也只想直攤在地上,也因為曾經待過校隊,一開始詢問舉手時就叫上台了。阿嬤一同叫上了一名負傷的藍球隊,說:「籃球是爛球,但受了傷真的請乖乖去看醫生,運動傷害是一輩子的大事,被阿嬤念是小事。」我們幾人站台上做相反動作,也因為阿嬤背對著,反而不用承受她那銳利眼神,顯得自在許多,結束後還獲得阿嬤鼓勵加 3 分。值星班平常獅子般威猛,此時也小貓似的乖巧,聽阿嬤的話,誰叫阿嬤可是前奧運國手呢。

以我為圓周,成兩個圓

有人聽懂教官這句話嗎?教官說從來沒有團隊做對過。成長營分成高低空兩個項目,由於人數時間限制,每個團隊都玩不一樣,而我們玩到了垂降、蜘蛛網,雖然私心也很想玩蔓藤路、高空擊球,但如同上次去環球影城一樣,想玩飛天翼龍卻依然落空。話雖如此還是很好玩,且垂降、蜘蛛網能夠全員參與。

成人心肺復甦術課,是一堂認真且實用的課程。順便宣導一下現在(2019 年)最新的CPR作法已經變成「叫叫CAB」了,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個 C (壓胸),頻率大概是 1 秒鐘壓 2 下,死命地用力壓胸骨下半段,壓到底就對了,而後兩字 A (暢通呼吸道)、 B (吹氣)甚至不做也沒關係。

欸,你們有幾分鐘洗加打

本來該是很期待的洗澡加打電話時間,由於總共只有 20 分鐘:從掛上夜間內務(蚊帳)開始、換衣服、洗澡、洗好等同學一起回寢室(規定必須 2 人以上行動)、整理內務、於重要物品櫃填單拿手機、於指定位置開機講電話、講完拿回重櫃鎖上填單、一直到進教室集合,結束計時。剛開始我選擇放棄洗澡步驟,直接打電話去了,好在三月份天氣還很涼爽,我不太流汗還撐得過去。洗加打時間配置在中隊同學之間也成為一個話題,聽說十四中隊有 40 分鐘、聽說有中隊是 20 、 20 分鐘分別計時。有幾天手機訊號很差,沒辦法打網路電話——應該跟東/西廁的鬼故事系列沒有關係——才決定去好好洗個澡,光頭的一大好處就是不用吹頭髮,省下不少時間。

夜間時段後期大多在練習替歌,接著會在 21:30–22:00 之間寢室躺平,躺平歸躺平,社交時間才正要開始,偶爾還能聽見同學模仿相互揶揄。

值星分:「這罐沐浴乳是誰掉的?」
洞三七:「報告值星分隊長,是我。」
值星分:「報學號!」
洞三七:「洞。三。八。」後面座位的洞三八無奈(同學你報錯學號了⋯⋯)。

愛心 99 ,幸福久久

「熱心捐血來做夥,認真打拼頭一個——部長好!」話說因為內政部部長姑婆徐國勇上任後三番兩次來視察,導致大家打掃範圍擴大、一而再地清潔佈置餐廳、練習捐血站口號及拍攝動作、還有加強結訓典禮程序預演、重複全體替歌舞蹈操練,叫苦連天。我等四、五分隊研替期間分派到過水公差班,雖然洗碗洗得也是很辛苦,但可以獲得榮譽假還是苦得甘願些。不過奉勸後輩過水班真不要隨便選,頗累,照三餐 12 天扣掉前後,總共要洗 33 次全中隊份量的餐具碗盤鍋子,還要刷餐廳地板,不是開玩笑。現在才敢承認當初就是我舉手投過水班,不然當下一定當成戰犯挨撻伐。

台北市長柯文哲說在臺灣當兵是浪費時間, 12 天下來確實度過了許多無意義的時間。例如今天叫我們把桌椅搬到講台上,隔天說搬下來,再後天又說搬上去;例如剛剛某學長才問過的問題,現在隊長又來問一遍,類似情節頻發;又例如先指派了人員去翻找大尺寸床墊,後又指派了其他人員來做同一件事⋯⋯等等,一般替代役聽說還有更扯的:一整早就蹲在地上擦拭步槍,將零件全部拆下來再裝回去⋯⋯,只能想方設法在無聊中偷找事做。義務役議題確實有待商議,當兵的本質是有些變了調,也不好意思硬扯說是訓練的一環。

不可否認,很多事情無法一蹴可幾,其中也不乏些大環境驅使,體制下之必然,然而若有人在如此條件下,也能從莫名裡找出意義,未來必定能夠成為一介強者,如同元知識一般不受作用對象所限制,哪怕再糟糕的困境也一定能活出一番精彩。

雖然時間短暫,但期許自己能因此而有所改變,那麼當兵就不再是浪費時間。